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与答案

2025-05-18 07:26:05

问题描述:

初中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与答案,在线等,求秒回,真的十万火急!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5-18 07:26:05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课外文言文的阅读理解是一项重要的能力培养目标。它不仅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文言知识,还能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思维能力。为了更好地掌握这一技能,本文将通过几篇精选的课外文言文片段进行解析,并提供相应的参考答案。

一、《郑人买履》

原文: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市,忘持度。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解析:

这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过于依赖死板的规则或标准,而忽视实际情况,往往会适得其反。文中郑人因坚持使用尺码而错失购买鞋子的机会,反映了他固执己见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

问题:郑人为什么最终没有买到鞋子?

答:因为郑人只相信自己事先量好的尺码,却忽略了实际测量脚的大小,导致错过了购买时机。

二、《刻舟求剑》

原文:

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解析:

这个成语故事讽刺了那些墨守成规、不知变通的人。故事中的楚人以为船停了,剑也会随之停下,因此按照标记去寻找剑,结果自然徒劳无功。

参考答案:

问题:为什么楚人无法找到他的剑?

答:因为楚人没有意识到剑掉进水中后会随着水流移动,而仅仅根据船上的标记去寻找,所以找不到剑。

三、《愚公移山》

原文(节选):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解析:

《愚公移山》是一则激励人心的故事,它讲述了愚公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的精神。尽管面临巨大的困难,愚公依然决心移走两座大山,展现了顽强的毅力和乐观的态度。

参考答案:

问题: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答:愚公想要移山是为了改善交通条件,解决生活上的不便,使家人能够更方便地出行。

以上三篇文言文都是中国古代的经典寓言故事,它们蕴含着丰富的哲理意义。通过反复练习这些文章,可以提高我们的文言文阅读水平,同时也能从中汲取智慧,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进步,取得优异的成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