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小学语文课堂上,我有幸聆听了李老师执教的《云雀的心愿》这一课。这是一篇充满童趣与教育意义的文章,通过云雀与妈妈的对话,向孩子们传递了保护森林、爱护环境的重要信息。整堂课设计巧妙,教学环节紧凑,体现了教师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对教材的深刻理解。
首先,李老师的导入部分非常吸引人。她以一首关于小鸟的儿歌引入新课,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趣味性的导入方式,使得学生们迅速进入了学习状态,为接下来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接着,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李老师采用了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她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们扮演云雀和它的妈妈,通过生动的语言表达来体会角色的情感变化。这种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锻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此外,李老师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当有学生提出疑问时,她不是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引导大家共同讨论,寻找解决办法。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在讲解重点段落时,李老师特别强调了云雀与妈妈之间的对话,尤其是云雀对森林被砍伐后景象的描述。她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直观地呈现了森林消失后的荒凉景象,使学生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生态环境恶化带来的后果。同时,她还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谈谈自己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思考如何改善这些问题。这样的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让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可感,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最后,在总结阶段,李老师带领学生回顾了全文的主要内容,并再次强调了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她号召同学们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比如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等,为建设美好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这样的结尾既呼应了开头,又升华了主题,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总体而言,《云雀的心愿》这一课的教学效果显著。李老师凭借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独特的教学艺术,成功地将知识传授与情感教育融为一体,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我相信,通过这样的一堂课,学生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树立起了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这将对他们今后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