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搭石》。首先,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图片。(展示一组关于乡村小溪和搭石的照片)
生:哇,好美啊!
师:是啊,这些照片展现的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场景,但是它们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些平凡的事物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的。
二、初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一个问题:什么是搭石?
(学生开始朗读课文)
三、精读课文
师:好了,现在我们来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谁能告诉我,什么是搭石?
生1:搭石就是乡亲们在小溪里放的一些石头,方便大家过河。
师:很好!那么,为什么要摆搭石呢?请大家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默读课文)
生2:因为家乡的小溪没有桥,人们必须踩着搭石过河。
师:对了。那么,乡亲们是怎样摆放搭石的呢?请继续默读第三自然段。
生3:乡亲们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精心挑选平整方正的石头,整齐地排列在小溪中。
师:说得真好!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乡亲们不仅勤劳善良,而且非常细心。那么,搭石给乡亲们带来了什么呢?请齐读第四自然段。
(学生齐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搭石仅仅是用来过河的吗?它还象征着什么?
生4:我觉得搭石象征着乡亲们的团结互助精神。
师:非常正确!搭石虽然普通,但却承载着乡亲们美好的品质。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类似搭石的事物,比如公交车上的座位、公园里的长椅等。希望大家都能像乡亲们一样,用心去发现身边的美好事物,并用自己的行动去传递温暖与爱心。
五、总结全文
师:这节课,我们不仅学会了《搭石》这篇课文,还明白了其中蕴含的道理。希望同学们能够把这种精神带到日常生活中,做一个有爱心、有责任感的人。
六、布置作业
师:最后,请大家写一篇短文,题目为《生活中的搭石》,分享一下你身边那些看似平凡却充满意义的事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