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的时候,我最喜欢的一门课就是数学了。虽然有时候题目会让人挠头,但课堂上发生的那些有趣的事情却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记得有一次,数学老师正在讲解分数的概念。她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简单的分数——“1/2”。然后问大家:“谁能告诉我这个分数是什么意思?”同学们纷纷举手回答,有的说是一半,有的说是二分之一。这时,我们班的小明同学突然站起来,一本正经地说:“老师,我觉得这个分数就像我吃苹果时的样子!”
全班顿时哄堂大笑。老师也忍不住笑了,好奇地问他为什么这么说。小明得意地解释道:“昨天我妈妈给我一个苹果,我先吃了四分之一,又吃了四分之三,结果发现整个苹果都吃完了!所以我觉得这个分数特别有意思。”
教室里再次爆发出一阵笑声,连平时严肃的老师也露出了笑容。她笑着对小明说:“你真是个可爱的小哲学家呢!”从那以后,每当提到分数,我们都会想起小明和他的“吃苹果理论”。
还有一次,数学课上讲到几何图形。老师拿出一张纸,画了一个三角形,并告诉我们:“三角形有三个角,三个边。”接着,她故意装作很困惑的样子问道:“可是,如果我把这张纸撕掉一部分,变成不规则形状,它还是不是三角形呢?”
这个问题让大家陷入了思考。有的同学认为是,有的同学认为不是。这时,小华站了起来,指着自己的耳朵大声说道:“当然还是三角形啦!你看我的两只耳朵加上鼻子,不就是一个天然的三角形吗?”
这次轮到老师捂嘴偷笑了,而我们则笑得前仰后合。从此以后,每次提到三角形,我们都会联想到小华的“耳朵三角形”。
这些发生在数学课上的趣事不仅让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还让我们更加热爱这门学科。或许这就是学习的乐趣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