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茕茕孑立的意思是】“茕茕孑立”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向晨,庭燎有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后来在文学作品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孤独无依、形单影只的状态。
一、词语解析
词语 | 拼音 | 释义 |
茕茕 | qióng qióng | 孤独、孤单的样子 |
孑立 | jié lì | 独自站立,没有依靠 |
整体意思:形容一个人非常孤独,没有任何人陪伴或支持,独自一人站在那里。
二、常见用法与语境
1. 描写人物孤独状态
如:“他年老体弱,茕茕孑立,无人问津。”
2. 表达情感上的寂寞
如:“她从小失去双亲,如今茕茕孑立,心中充满无助。”
3. 用于文学或诗歌中
如:“孤舟独钓江畔,茕茕孑立,心绪万千。”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孤苦伶仃、形影相吊、独来独往 |
反义词 | 成群结队、左右逢源、众星捧月 |
四、使用注意事项
- “茕茕孑立”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口语中较少使用。
- 使用时要注意语境,避免误解为单纯的“一个人站着”,而应强调“孤独、无依”的情感色彩。
- 在现代语境中,也可用于表达一种独立但略带悲凉的意境。
五、总结
“茕茕孑立”是一个富有感情色彩的成语,主要用来形容人在孤独、无依的情况下独自站立的状态。它不仅描述了物理上的“单独一人”,更传达出一种心理上的孤寂与无助。在写作中合理运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类似成语或相关文化背景,可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