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囊相助意思简单介绍】“倾囊相助”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所有的财物去帮助对方。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无私、慷慨和真诚的援助行为,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助人为乐”的精神。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倾囊相助”的含义及其使用场景,以下是对该成语的总结与分析:
一、成语解释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倾囊相助 |
拼音 | qīng náng xiāng zhù |
释义 | 把自己的钱袋全部倒出来帮助别人,比喻毫无保留地给予帮助。 |
出处 | 出自《后汉书·王符传》:“倾囊相助,不吝分毫。” |
用法 | 多用于书面语或正式场合,形容人非常大方、乐于助人。 |
近义词 | 雪中送炭、慷慨解囊、鼎力相助 |
反义词 | 袖手旁观、吝啬小气、冷眼旁观 |
二、使用场景举例
1. 朋友遇到经济困难时
- 例句:他虽然自己也不富裕,但还是倾囊相助,帮朋友渡过了难关。
2. 社会公益活动中
- 例句:这位企业家不仅捐款,还亲自参与志愿服务,真正做到了倾囊相助。
3. 家庭成员之间
- 例句:父亲为了孩子的教育,倾囊相助,把多年积蓄都拿出来。
三、文化内涵
“倾囊相助”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帮助,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它反映了中国人重情重义、互帮互助的传统价值观。在现代社会中,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鼓励人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人提供帮助。
四、注意事项
- “倾囊相助”强调的是“倾尽所有”,因此在使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判断是否恰当。
- 在日常口语中,可以使用“慷慨相助”、“全力支持”等更通俗的说法,避免过于书面化。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倾囊相助”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值得推崇的道德行为。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应倡导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让世界充满温暖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