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宋史范仲淹传原文译文

2025-09-14 11:23:25

问题描述:

宋史范仲淹传原文译文,求解答求解答,第三遍了!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4 11:23:25

宋史范仲淹传原文译文】一、

《宋史·范仲淹传》是《宋史》中对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生平事迹的记载。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苏州吴县人,自幼家境贫寒,但勤奋好学,终成一代名臣。他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著称,是北宋改革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在《宋史·范仲淹传》中,详细记录了范仲淹从少年立志到步入仕途、参与庆历新政、贬谪边疆、最终病逝于任上的全过程。其一生忠诚正直、清廉自律,深受百姓爱戴和士大夫敬重。

本文将通过原文与译文对照的方式,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宋史·范仲淹传》的内容,并以表格形式进行简明扼要的总结。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译文
范仲淹,字希文,少孤,母改适长山朱氏。 范仲淹,字希文,早年丧父,母亲改嫁给了长山县的朱氏。
既长,知其家世,乃感泣辞母,去之应天府,依戚同文学。 长大后,他知道自己的身世,于是感动落泪,告别母亲,前往应天府,跟随戚同文学习。
每读书至夜分,不寐,尝以粥为食,未尝一日辍。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不睡觉,曾以稀粥为食,从未有一天停止过学习。
时人多笑其迂,仲淹不以为意。 当时很多人嘲笑他过于迂腐,范仲淹却不以为意。
天圣五年,举进士第,授广德军司理参军。 天圣五年,范仲淹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广德军司理参军。
在职期间,勤于政事,不避权贵,有声于朝。 在任职期间,他勤于政务,不畏惧权贵,在朝廷中颇有声望。
仁宗初立,诏求直言,仲淹上书言事,切谏。 宋仁宗即位初期,下诏征求直言,范仲淹上书陈述意见,直言劝谏。
仁宗嘉之,迁大理寺丞。 仁宗赞赏他的建议,提拔他为大理寺丞。
庆历三年,参预庆历新政,力主改革弊政。 庆历三年,范仲淹参与庆历新政,极力主张改革弊端。
其言曰:“国家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他提出:“国家以百姓为根本,百姓以粮食为生命。”
改革虽遭反对,然其志不屈。 改革虽然遭到反对,但他意志坚定,不轻言放弃。
后因朋党之争,被贬知饶州。 后来因党争,被贬为饶州知州。
然其心系苍生,所至皆有政绩。 尽管如此,他始终心系百姓,所到之处都有良好的政绩。
皇祐四年,卒于徐州,年六十四。 皇祐四年,范仲淹在徐州去世,享年六十四岁。
时人哀之,谥曰“文正”。 当时人们为他哀悼,追赠谥号为“文正”。

三、结语

范仲淹的一生,是忠诚、清廉、改革与奉献的典范。他不仅在政治上有所建树,更以文章传世,影响深远。《宋史·范仲淹传》作为历史文献,真实地反映了这位杰出人物的生平与精神风貌,值得我们深入阅读与思考。

通过以上原文与译文的对照,以及简明的表格整理,读者可以更加清晰地了解范仲淹的生平事迹及其历史地位。

以上就是【宋史范仲淹传原文译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