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微邶风读音】“式微”出自《诗经·邶风·式微》,是一首描写劳役之苦的古代诗歌。在学习古文或研究《诗经》时,常常会遇到“式微”一词及其读音问题。本文将对“式微”及《邶风》的相关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附上相关读音表。
一、文章
《式微》是《诗经·邶风》中的一篇,属于《国风》部分,反映了当时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情感表达。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式微”二字,在古汉语中意为“天色昏暗”,引申为“天黑了”、“夜深了”。全诗通过描绘深夜归家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劳役生活的不满与无奈,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在阅读和学习这首诗时,正确理解“式微”的含义及其读音非常重要。以下是对“式微”及相关字词的读音整理:
二、读音表
汉字 | 拼音 | 注音符号 | 说明 |
式 | shì | ㄕˋ | 常用读音,表示“样式”、“方式”等 |
微 | wēi | ㄨㄟ | 表示“细微”、“小”、“隐秘”等 |
邶 | bèi | ㄅㄟˋ | 古代地名,指今河南北部一带 |
风 | fēng | ㄈㄥ | “风”在《诗经》中指“国风”,即地方民歌 |
三、延伸说明
- “式微”出处:出自《诗经·邶风·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意思是“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 “邶风”含义:邶风是《诗经》中“国风”之一,代表的是周朝时期邶地(今河南淇县一带)的民间歌谣。
- 读音注意事项:
- “邶”字较为生僻,常被误读为“bèi”或“bái”,实际应读作“bèi”。
- “微”在古文中常有“隐微”、“细微”之意,发音为“wēi”。
四、结语
“式微”不仅是《诗经》中的一个词语,更是古人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了解其读音和含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代文学作品。对于初学者而言,掌握这些基本知识,能够提升对《诗经》的理解力和欣赏力。
如需进一步学习《诗经》其他篇章,建议结合注释与译文,逐步深入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与语言特色。
以上就是【式微邶风读音】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