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看成岭侧成峰侧是什么诗】“横看成岭侧成峰”出自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题西林壁》。这句诗描绘了庐山的壮丽景色,也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许多人在阅读时可能会对“侧”字产生疑问,想知道它在诗句中的具体含义以及整首诗的背景和意义。
一、
《题西林壁》是苏轼在游览庐山后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如下:
> 横看成岭侧成峰,
> 远近高低各不同。
> 不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通过描写庐山从不同角度看到的不同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事物认识的深刻理解。其中,“横看成岭侧成峰”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从正面和侧面看庐山时的视觉差异,说明同一事物在不同视角下会有不同的表现。
“侧”在这里的意思是“侧面”,即从山的另一面望去,可以看到高耸的山峰。这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的描写,更象征着人们在面对问题时,若只从一个角度出发,就难以全面了解事物的本质。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句出处 | 宋代·苏轼《题西林壁》 |
原文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横看”的意思 | 从正面或水平方向看 |
“侧”的意思 | 从侧面或另一面看 |
诗句含义 | 描写庐山从不同角度看呈现不同景象,寓意看待事物需多角度思考 |
诗歌主题 | 对人生、认知的哲理思考 |
作者简介 |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
三、结语
“横看成岭侧成峰”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生动描绘,更是一句富有哲理的名句。它提醒我们,在面对复杂的问题时,应尽量从多个角度去观察和思考,才能更接近真相。这种思想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