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天寺木塔文言文翻译及答案】《梵天寺木塔》是宋代著名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的一篇关于建筑技艺的短文,主要讲述了吴越国时期一位工匠建造木塔时所采用的精密设计与施工方法。文章虽短,但内容精炼,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以下是对《梵天寺木塔》文言文的翻译与相关问题的答案总结,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理解与记忆。
一、原文节选
> 原文:
> 梵天寺木塔,匠人曰:“吾于其上,设一机,使塔顶有风,则塔心不动。”
> 问其故,曰:“塔顶有风,则风力自上而下,若不设机,则塔心必摇。”
> 余曰:“然则塔之高者,何以不倾?”
> 曰:“塔之高者,其重也;其重也,其势也;其势也,其固也。”
二、翻译
文言文 | 现代汉语翻译 |
梵天寺木塔 | 梵天寺的木塔 |
匠人曰:“吾于其上,设一机,使塔顶有风,则塔心不动。” | 工匠说:“我在塔顶设置一个装置,当塔顶有风时,塔心就不会动。” |
问其故,曰:“塔顶有风,则风力自上而下,若不设机,则塔心必摇。” | 问他原因,他说:“塔顶有风,风力从上往下吹,如果不设这个装置,塔心就会晃动。” |
余曰:“然则塔之高者,何以不倾?” | 我问:“那么高塔为什么不会倒塌呢?” |
曰:“塔之高者,其重也;其重也,其势也;其势也,其固也。” | 他回答:“高塔之所以不倒,是因为它很重;因为重,所以稳定;因为稳定,所以牢固。” |
三、问题与答案
问题 | 答案 |
本文出自哪部著作? | 《梦溪笔谈》 |
作者是谁? | 沈括 |
文章讲述的是什么内容? | 介绍了一座木塔的设计原理及其稳定性原理。 |
匠人为什么要设“一机”? | 为了防止塔顶有风时塔心晃动。 |
高塔为什么不倒? | 因为塔重、稳定、坚固。 |
文中体现的工匠精神是什么? | 精密设计、注重实用、讲究力学原理。 |
四、总结
《梵天寺木塔》虽然篇幅简短,却蕴含了丰富的建筑学与力学知识。文中通过匠人的对话,揭示了高塔稳定性的关键因素——重力、结构和材料的合理运用。这不仅展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也反映了宋代科技发展的高度。
通过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认识,以及他们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的经验与理论结合的成果。这种将经验与理性相结合的思维方式,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与借鉴。
如需进一步探讨《梦溪笔谈》中的其他篇章或相关历史背景,欢迎继续提问。
以上就是【梵天寺木塔文言文翻译及答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