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高和寡是啥意思】“曲高和寡”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文选·宋玉对楚王问》:“其曲弥高,其和弥寡。”原意是指曲调越高雅,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后来引申为比喻言论或作品过于高深,能理解或欣赏的人很少,常用来形容人或作品的高雅但不被大众接受。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曲高和寡 |
出处 | 《文选·宋玉对楚王问》 |
原意 | 曲调越高,能跟唱的人越少 |
引申义 | 言论或作品高深难懂,受众少 |
使用场景 | 形容艺术、文学、思想等高雅但难以普及的现象 |
情感色彩 | 中性偏贬义(有时也用于褒义,强调独特) |
二、常见用法与例子
1. 文学艺术领域
- 例句:他的小说语言晦涩,内容深奥,可谓“曲高和寡”,普通读者很难真正理解。
- 解析:这里用“曲高和寡”来形容作品的艺术高度,但也暗示了传播范围有限。
2. 社会现象中
- 例句:这种理论虽然深刻,但在实践中却显得“曲高和寡”,难以落地。
- 解析:说明理论虽好,但脱离实际,难以被广泛接受。
3. 个人评价中
- 例句:他总是喜欢讲一些“曲高和寡”的观点,让人听不懂。
- 解析:带有轻微批评意味,指出说话方式过于抽象,缺乏共鸣。
三、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 含义 | 与“曲高和寡”的关系 |
阳春白雪 | 指高雅的音乐或文学 | 与“曲高和寡”有相似之处,都指高雅但不易理解 |
下里巴人 | 指通俗的音乐或文学 | 与“曲高和寡”形成对比,表示通俗易懂 |
独树一帜 | 比喻与众不同 | 强调独特性,不一定与“曲高和寡”完全一致 |
四、注意事项
- “曲高和寡”常用于评价文化、思想或艺术作品,不宜滥用在日常对话中。
- 在某些语境下,也可以作为褒义使用,表示追求高雅、不随波逐流。
- 与“孤芳自赏”不同,“曲高和寡”更侧重于“难以共鸣”,而非自我欣赏。
五、结语
“曲高和寡”是一个富有哲理的成语,既反映了艺术创作中的普遍现象,也揭示了社会接受度与表达深度之间的矛盾。它提醒我们,在追求高雅的同时,也要关注沟通的有效性,避免陷入“曲高和寡”的孤独境地。
以上就是【曲高和寡是啥意思】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