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的狼解释注音版】《狼》是清代文学家蒲松龄所著《聊斋志异》中的一篇寓言故事,通过讲述一个屠夫与两只狼之间的斗智斗勇,揭示了“邪不压正”的道理。本文将对文章进行逐句解释,并附上拼音标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内容。
一、原文与注音
原文 | 拼音 | 释义 |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 yī tú wǎn guī, dān zhōng ròu jìn, zhǐ yǒu shèng gǔ. | 一个屠夫傍晚回家,担子里的肉已经卖完了,只剩下一些骨头。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 qín shòu zhī biàn zhà jǐ hé zāi? zhǐ zēng xiào ěr. | 禽兽的诡计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添笑料罢了。 |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 tú bào qǐ, yǐ dāo pī láng shǒu, yòu shù dāo bì zhī. | 屠夫突然跳起来,用刀砍狼的头,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了。 |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 shǎo shí, yī láng jìng qù, qí yī quǎn zuò yú qián. | 不久,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一样坐在前面。 |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nǎi wù qián láng jiǎ mèi, gài yǐ yòu dí. | (他)才明白前面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骗敌人。 |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 tú dà jiǒng, kǒng qián hòu shòu qí dí. | 屠夫非常困窘,害怕前后都受到狼的攻击。 |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 tú zhōng liǎng láng, zhuì xíng shén yuǎn. | 路上遇到两只狼,紧跟着走了很远。 |
屠惧,投以骨。 | tú jù, tóu yǐ gǔ. | 屠夫害怕了,把骨头扔给它们。 |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 yī láng dé gǔ zhǐ, yī láng réng cóng. | 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了,另一只狼仍然跟着。 |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 fù tóu zhī, hòu láng zhǐ ér qián láng yòu zhì. | (他又)再扔一块骨头,后面那只狼停下了,前面的狼又跟上来了。 |
二、总结
《狼》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讲述了屠夫在夜晚回家途中遇到两只狼,通过智慧和勇气最终战胜恶狼的故事。文章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狼的狡猾与贪婪,同时也赞扬了人类在面对危险时的冷静与果断。
内容要点 | 说明 |
主题 | 邪不压正,人要机智勇敢 |
结构 | 开头——遇狼;发展——投骨;高潮——杀狼;结尾——感悟 |
人物 | 屠夫(智者)、狼(狡诈) |
语言风格 | 简洁明了,富有节奏感 |
寓意 | 面对困难要冷静应对,不可轻信表面现象 |
通过这篇《狼》,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的写作技巧,也能从中获得做人处事的道理。希望本文对学习古文的朋友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蒲松龄的狼解释注音版】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