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溪棹歌的原文】一、
《兰溪棹歌》是唐代诗人戴叔伦创作的一首描写江南水乡风物与渔人生活的诗作。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春日傍晚兰溪边的宁静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该诗通过描绘溪水、渔舟、落日、山影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情怀。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画面感强,具有浓厚的田园气息。
二、原文及赏析
原文:
> 兰溪棹歌
> 戴叔伦
>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赏析:
- 第一句:“凉月如眉挂柳湾”描绘了一轮弯月挂在柳树环绕的溪湾上,营造出一种清冷而柔和的夜景氛围。
- 第二句:“越中山色镜中看”则写出了山水倒映在平静的水面之中,如同镜子一般清晰可见,突出了兰溪的清澈与美丽。
- 第三句:“兰溪三日桃花雨”点明时间与天气,暗示春天的到来,也说明诗人是在春日游历兰溪。
- 第四句:“半夜鲤鱼来上滩”描绘了深夜时分,鱼儿跃上浅滩的情景,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生动与灵动。
三、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兰溪棹歌 |
作者 | 戴叔伦(唐代) |
体裁 | 七言绝句 |
创作背景 | 描写春日傍晚兰溪边的自然风光与渔人生活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艺术特色 | 意象鲜明、语言简练、画面感强、富有田园气息 |
名句摘录 |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
诗歌意境 | 清新、静谧、灵动、充满诗意 |
四、结语
《兰溪棹歌》虽短小精悍,却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唐代山水诗的独特魅力。它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也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这首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是古代诗词中的经典之作。
以上就是【兰溪棹歌的原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