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琬聪慧的注释和译文】《黄琬聪慧》是一篇记载古代少年才俊黄琬聪颖机智的文言短文,出自《世说新语·言语》。文章通过一个具体事件,展现了黄琬在面对难题时的敏捷思维和出色表达能力,体现了古代对智慧与才华的推崇。
一、原文及注释
原文 | 注释 |
黄琬幼而慧。 | 黄琬小时候就非常聪明。 |
祖父琼,为魏郡太守。 | 他的祖父黄琼,担任魏郡太守。 |
建和元年,大旱,郡国皆饥,琼以赈济为务。 | 建和元年,发生了严重的干旱,各地都闹饥荒,黄琼把赈济灾民作为首要任务。 |
时年七岁,见琼问事,因曰:“今岁之旱,或由天意,然百姓困穷,岂可不忧?” | 当时黄琬七岁,看到祖父处理政务,便说:“今年的干旱,或许是因为天意,但百姓生活困苦,怎么能不担忧呢?” |
琼曰:“汝何知?” | 黄琼问:“你怎么知道?” |
二、白话译文
黄琬从小就非常聪明。他的祖父黄琼是魏郡的太守。建和元年,发生了一场大旱,各地都出现了饥荒,黄琼把赈济灾民当作最重要的事情来处理。
当时黄琬只有七岁,他看到祖父处理政务,便说:“今年的干旱,或许是上天的意思,但百姓生活困苦,难道不应该感到忧虑吗?”
黄琼问他:“你怎么知道这些?”
黄琬回答:“从前周公辅佐成王,让天下安定;现在皇帝年纪小,国家大事都交给了大臣,如果缺少贤能的大臣辅佐,恐怕会失去德行。”
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文章出处 | 《世说新语·言语》 |
作者 | 刘义庆(南朝宋) |
主人公 | 黄琬 |
年龄 | 7岁 |
事件 | 大旱时期,黄琬向祖父提出对朝廷政治的看法 |
体现品质 | 聪明、善思、有远见 |
语言风格 | 简洁明了,富有哲理 |
教育意义 | 展现古代对儿童智慧的重视,强调思考与责任 |
这篇文章虽短,却生动刻画了一个年幼却充满智慧的少年形象,反映了古人对“早慧”与“识见”的高度评价。同时,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政治与民生的关注。
以上就是【黄琬聪慧的注释和译文】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