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健康教育(教案)】一、活动名称:
《我爱刷牙,牙齿白白笑哈哈》
二、适用年龄:
3—4岁幼儿
三、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牙齿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 培养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良好习惯。
3. 激发幼儿对保护牙齿的兴趣,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四、活动准备:
1. 牙齿模型或图片若干;
2. 小牙刷、牙膏模型;
3. 有关牙齿的卡通视频或故事书;
4. 幼儿每人一张“牙齿涂色卡”;
5. 音乐《刷牙歌》。
五、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的嘴巴里有什么东西可以帮助我们吃东西吗?”
鼓励幼儿积极发言,引出“牙齿”的话题。然后展示牙齿模型或图片,让幼儿观察并说出牙齿的样子。
2. 教学环节(10分钟)
通过播放简短的动画视频或讲述绘本故事《小熊换牙记》,帮助幼儿了解牙齿的作用以及不注意口腔卫生带来的后果。
教师讲解:牙齿可以咬碎食物,帮助消化;如果不好好刷牙,牙齿会生病,比如长蛀牙,会疼,不能好好吃饭。
3. 实践操作(10分钟)
教师示范正确刷牙的方法,并带领幼儿一起模仿练习。
使用小牙刷和牙膏模型进行“模拟刷牙”游戏,让幼儿边唱《刷牙歌》边做动作,增强趣味性。
4. 拓展延伸(5分钟)
发放“牙齿涂色卡”,请幼儿用彩笔为牙齿涂色,加深对牙齿结构的认识。
同时,教师引导幼儿讨论:“除了刷牙,我们还可以怎么做才能保护牙齿?”鼓励幼儿说出自己的想法,如少吃甜食、饭后漱口等。
5. 总结与评价(5分钟)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内容,表扬积极参与的幼儿。
引导幼儿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刷牙,并将学到的知识分享给家人。
六、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持续关注幼儿的刷牙习惯,定期组织“刷牙打卡”活动,鼓励幼儿坚持每天刷牙。
七、注意事项:
1. 在活动中要注意语言简单易懂,避免使用复杂词汇。
2. 刷牙示范时要确保动作规范,避免误导幼儿。
3. 对于个别不愿意刷牙的幼儿,应耐心引导,避免强迫。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健康教育活动,幼儿初步掌握了刷牙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性,增强了爱护牙齿的意识。在今后的教学中,可结合更多生活场景,进一步强化幼儿的健康行为习惯。
本教案旨在通过趣味性强、互动性高的方式,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健康习惯,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