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冬至夜思家”,这句诗出自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之手,是他在异乡漂泊时写下的一首表达思乡之情的佳作。全诗虽短,却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
这首诗的全文如下:
> 邯郸冬至夜思家,
> 抱膝灯前影伴身。
> 想得家中夜深坐,
> 还应说着远行人。
诗的开头,“邯郸冬至夜思家”,点明了时间、地点和情感基调。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象征着寒冷的开始,也常被视为团圆的节日。而诗人此时身处邯郸,远离故乡,正是一个孤独而寒冷的夜晚。他独自一人,坐在灯前,心中满是对家人的牵挂。
“抱膝灯前影伴身”,描绘了诗人孤寂的状态。他抱着膝盖坐在灯下,只有自己的影子陪伴着他。这种画面感极强,让人仿佛能感受到那种深夜独处的冷清与寂寞。
接下来的两句,“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则将思绪从自身转到了家人身上。诗人想象着,在这个寒冷的冬至夜里,家人或许也正围炉而坐,谈论着远在他乡的自己。这种“以己度人”的写法,既表达了他对家人的思念,也体现了他对亲情的珍视。
整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复杂的意象,但正是这种质朴的语言,让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真挚情感。白居易善于用最简单的语言传达最深刻的情感,而这首《邯郸冬至夜思家》正是他这一风格的典型代表。
在古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游子在外,往往一别就是数年甚至更久。因此,思乡之情成为许多文人墨客笔下的常见主题。而白居易的这首诗,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正是因为它的感情真实,触动人心。
今天,当我们读到“邯郸冬至夜思家”时,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穿越时空的思念。它提醒我们,无论身处何地,家永远是我们心灵的归宿。而在每一个寒冷的冬至之夜,也许我们也该想起那些在远方等待我们的人,哪怕只是轻轻地问候一句:“你,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