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之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在浩如烟海的唐诗中,李益的名字虽不如李白、杜甫那般耀眼,但他笔下的情感却细腻动人,尤其是一首《喜见外弟又言别》,更是在众多诗作中独树一帜,令人回味无穷。
这首诗的标题“喜见外弟又言别”,直白地表达了诗人与亲人重逢又不得不分别的复杂心情。外弟,即表弟,是唐代文人之间常见的称谓。李益在这首诗中,用简洁而深情的语言,描绘了久别重逢时的喜悦与离别时的伤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曰:
>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
> 明日巴山道,秋云又几重?
全诗四联八句,语言质朴,却字字珠玑。首联“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点明了时间与背景。战乱多年,亲人失散,如今终于重逢,感慨万千。一个“长”字,既指年龄的增长,也暗含岁月流逝的无奈。
颔联“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写的是初次相见时的情景。因为多年未见,彼此都已陌生,连名字都要重新确认。但一旦说出名字,便唤起对过去的回忆,让人不禁唏嘘。
颈联“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则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沉重。两人交谈中谈及别后的种种经历,仿佛经历了沧海桑田。而当夜幕降临,寺庙的钟声响起,更添几分寂寥与惆怅。
尾联“明日巴山道,秋云又几重”,以景结情,意味深长。明天就要踏上归途,山路迢迢,秋云密布,仿佛预示着未来的路途依旧艰难。这不仅是对离别的不舍,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李益的这首《喜见外弟又言别》,虽然没有豪迈奔放的气势,但却以细腻的情感打动人心。它不仅记录了一次普通的重逢与离别,更折射出那个时代人们生活的艰辛与情感的真挚。在唐诗的殿堂中,这样的作品虽不显眼,却弥足珍贵。
读罢此诗,仿佛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波澜起伏。他没有刻意渲染悲伤,却让读者在平淡的叙述中体会到深深的哀愁与希望。这种含蓄而深刻的艺术表现,正是李益诗歌的独特魅力所在。
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我们或许早已习惯了匆忙的告别与短暂的相聚,但李益的这首诗,依然提醒着我们:亲情,是一种最珍贵的情感,值得我们用心去珍惜和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