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实施方案】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营造安全、文明、有序的校园周边环境,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教育主管部门的工作部署,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本学校周边环境安全治理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通过系统性、常态化的治理措施,全面排查和整治学校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重点解决交通拥堵、治安混乱、流动摊贩、非法经营、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升校园周边的整体安全水平,为师生提供一个健康、稳定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二、组织领导
成立由学校、公安、城管、市场监管、交通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治理小组,明确职责分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和定期会商制度。由校方牵头,协调各方力量,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治理重点
1. 交通安全治理:在学校门口及周边主要路段设置警示标志、减速带,合理规划学生上下学路线,严查超速、违停等交通违法行为,确保学生出行安全。
2. 治安秩序维护:加强校园周边巡逻防控,严厉打击侵害师生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清理非法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3. 市场秩序规范:对校园周边的小卖部、餐饮店、文具店进行专项整治,严禁销售“三无”产品、过期食品和违禁物品,确保食品安全和消费环境良好。
4. 环境卫生整治:加大对学校周边垃圾堆放、污水排放、乱贴乱画等问题的整治力度,定期开展清洁行动,改善整体卫生状况。
5. 噪音与污染控制:加强对建筑工地、娱乐场所的监管,防止施工噪声、商业噪音影响教学秩序,确保校园环境安静整洁。
四、实施步骤
1. 摸底排查阶段(X月-X月):组织专人对学校周边进行全面走访调查,建立问题清单,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时限。
2. 集中整治阶段(X月-X月):按照问题清单,联合相关部门开展集中整治行动,落实整改措施,强化日常监管。
3. 巩固提升阶段(X月起):建立长效机制,完善巡查制度,定期评估治理成效,持续优化校园周边环境。
五、宣传引导
通过校园广播、黑板报、家长会、社区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学校周边环境安全的重要性,提高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安全意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治理的良好氛围。
六、保障措施
1. 加强资金保障,确保治理工作顺利推进;
2. 强化人员培训,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3. 建立监督问责机制,对履职不力的行为严肃追责。
本方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密切配合,确保各项治理任务落到实处,切实维护好学校的良好育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