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边事,书边事张乔,书边事的意思,书边事赏析(-诗词大全)】在唐代众多描写边塞风光与将士生活的诗篇中,张乔的《书边事》虽不如王昌龄、岑参等人的作品那样广为流传,却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沉的意境,展现出一幅别具一格的边疆画卷。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边地战事的关注,也寄托了他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与对家国命运的关切。
《书边事》原文如下:
《书边事》
调角断清秋,塞云愁暮流。
寒声吹入梦,孤影伴残楼。
雁过霜天冷,风来草木秋。
欲将心事寄,无处问归舟。
这首诗以“书边事”为题,意即书写边地的事务或边塞的情景。诗中描绘的是一个秋天的边关景象,角声断续,塞外的云层低垂,仿佛也带着忧愁。寒夜的风声仿佛进入了梦境,孤独的身影陪伴着破败的楼阁,营造出一种苍凉而寂寥的氛围。
诗的后两句“雁过霜天冷,风来草木秋”,进一步渲染了边地的荒凉与萧瑟。大雁南飞,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与离别的哀愁;风起草木,又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战争的无情。这些自然景象不仅仅是对环境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投射。
最后两句“欲将心事寄,无处问归舟”,则道出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惆怅。他想将自己的思绪寄托于远方,却找不到可以传递心声的人或船只,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边塞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战争的忧虑和对和平的期盼。它不仅是一首写景之作,更是一首抒情之诗,体现了张乔作为一位文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在唐诗中,《书边事》虽非名篇,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依然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它让我们看到,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诗人们是如何用文字记录历史、表达情感,以及寄托理想。这种精神,至今仍能引起我们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