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五年级上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一、活动主题:我的家庭小帮手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家庭中常见的家务劳动内容。
2. 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责任感,增强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与理解。
三、活动时间:
2025年4月(根据学校教学安排灵活调整)
四、活动对象:
五年级全体学生
五、活动准备:
1. 教师准备:收集相关图片、视频资料,制作PPT课件。
2. 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张“家庭劳动记录表”,用于记录一周内的家务参与情况。
3. 家长配合:鼓励孩子在家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并给予正面反馈。
六、活动过程:
第一阶段:导入新课(10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你每天在家会做哪些事情?有没有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
接着播放一段关于家庭劳动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兴趣,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我的家庭小帮手”。
第二阶段:知识讲解(15分钟)
教师讲解家庭中常见的家务劳动类型,如:整理房间、洗碗、扫地、浇花、照顾宠物等。
结合图片和实际例子,说明这些劳动对家庭生活的重要性,强调“劳动光荣”的理念。
第三阶段:实践活动(20分钟)
1. 任务布置:每位学生在家中选择一项家务劳动,持续一周并记录在“家庭劳动记录表”中。
2. 家长协助:家长需在表格中签字确认孩子的劳动情况,并写下对孩子表现的评价。
3. 班级分享:下周课堂上,学生轮流分享自己在家的劳动经历和感受。
第四阶段:总结提升(10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我学会了感恩父母”、“我明白了劳动的意义”等。
最后,教师总结活动内容,表扬积极参与的学生,并鼓励大家坚持做家庭的小帮手。
七、活动延伸:
1. 鼓励学生将劳动习惯延续到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 开展“家庭劳动之星”评选活动,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积极性。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贴近生活的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了他们的责任意识。今后可结合更多家庭互动内容,进一步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教育意义。
备注:
本教案依据《教科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标准》设计,注重实践性、综合性与生活化,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与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