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案】一、教学
本教案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编写,涵盖“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小数的初步认识”等核心知识点。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理解并掌握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方法。
- 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 初步认识小数,能读写简单的小数,并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加减运算。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生活情境引入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 鼓励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探索算法,提升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
-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
-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
- 难点:
- 理解除法中的余数意义。
- 小数的初步理解与应用。
四、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题、实物教具(如小棒、计数器等)。
-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口算除法
1. 情境导入:
- 教师出示一个生活情境:“学校有60个苹果,平均分给3个班级,每个班级分到多少个?”引导学生列出算式:60 ÷ 3 = 20。
2. 新知讲解:
- 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操作(如摆小棒)理解除法的意义。
- 教授口算除法的方法:把被除数看成几个十,再除以除数。
3. 巩固练习:
- 完成课本第1页的练习题,教师巡视指导。
4. 总结提升:
- 引导学生回顾口算除法的步骤,强调准确性和速度。
第二课时:笔算除法(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
1. 复习导入:
-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口算除法,提问学生如何快速计算。
2. 新知讲解:
- 以“80 ÷ 2 = ?”为例,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
- 强调“从高位开始除”,逐步讲解每一步的操作。
3. 课堂练习:
-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5页的题目,教师个别辅导。
4. 拓展延伸:
- 出示“300 ÷ 5 = ?”,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第三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
1. 情境引入:
- 展示一张教室座位图,提出问题:“如果每行有12个座位,共有13行,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 新知讲解:
- 引导学生列式:12 × 13。
- 教授竖式计算方法,强调分步计算(先算12×3,再算12×10,最后相加)。
3. 合作探究:
- 分组讨论其他计算方式,如拆分法、估算法等。
4. 巩固练习:
- 完成课本第35页的练习题,教师点评典型错误。
第四课时:小数的初步认识
1. 生活情境导入:
- 展示商品价格标签(如“5.8元”),引导学生观察数字中的小数点。
2. 新知讲解:
- 认识小数点,了解小数表示的是“元”或“米”等单位的一部分。
- 教授小数的读法和写法。
3. 动手操作:
- 使用直尺测量物体长度,记录为小数形式。
4. 课堂小结:
- 总结小数的基本概念,强调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六、作业布置:
- 完成课本相关章节的练习题。
- 观察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小数,写下自己的发现。
七、教学反思:
- 本单元教学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实际应用的结合,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辅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跟上进度。
备注: 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调整,注重因材施教,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