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赠刘景文》ppt课件】一、教学目标
1. 理解古诗《赠刘景文》的基本内容和情感表达。
2. 掌握诗中描绘的秋景与诗人对友人的情谊。
3. 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二、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他一生仕途坎坷,但始终乐观豁达,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文作品。《赠刘景文》是他在杭州任职期间所作,表达了对好友刘景文的勉励与惜别之情。
三、诗歌原文
> 荷尽已无擎雨盖,
> 菊残犹有傲霜枝。
> 一年好景君须记,
> 最是橙黄橘绿时。
四、词语解释
- 荷尽:荷花凋谢了。
- 擎雨盖:指荷叶像伞一样撑起雨水。
- 菊残:菊花凋谢了。
- 傲霜枝:在寒霜中依然挺立的枝条。
- 橙黄橘绿:形容秋天果实成熟时的颜色。
五、诗意解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鼓励与珍惜。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诗人借秋景来比喻人生,告诉友人虽然时光流逝,但美好的事物依然存在,应珍惜当下。
六、艺术特色
1. 意象鲜明:以“荷”、“菊”、“橙黄橘绿”等自然景象表现秋日之美。
2. 情感真挚: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寄托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3. 语言简练:用词朴素却富有感染力,体现了苏轼“清丽自然”的风格。
七、课堂活动建议
1. 朗读训练: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诗,体会节奏与韵律。
2. 配图想象:让学生根据诗句画出自己心中的秋景图。
3. 情景表演:分角色扮演诗人与友人,体验诗中情感。
4. 拓展延伸:比较其他描写秋景的古诗,如杜牧《山行》、王维《山居秋暝》等。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多角度解读《赠刘景文》,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内涵,激发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同时,结合多媒体手段,增强课堂趣味性与互动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九、板书设计
```
古诗《赠刘景文》
——苏轼
景:荷尽、菊残、橙黄橘绿
情:勉励、惜别、珍惜
意:岁月虽逝,美景常在
```
十、参考资料
- 《苏轼诗集》
- 语文课程标准(小学阶段)
- 优秀古诗教学案例
结语:
《赠刘景文》不仅是一首写景诗,更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温情的佳作。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感受到古诗的魅力,并在生活中学会欣赏美、珍惜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