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校双减政策学生考试管理制度】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2021学校双减政策学生考试管理制度》。该制度旨在规范考试行为,优化评价方式,推动教育回归育人本质。
一、考试目的与原则
考试是检验教学效果、反馈学习情况的重要手段,但应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目标,避免过度依赖分数评价。学校坚持“以生为本”的理念,遵循科学、公平、公正的原则,合理设置考试内容和形式,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鼓励多元化发展。
二、考试次数与形式
根据“双减”政策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组织任何形式的统一考试;小学三至六年级每学期仅安排一次期末考试,其他学科不设统一考试。初中阶段每学期可安排一次期中考试和一次期末考试,考试科目不得超过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
考试形式应多样化,鼓励采用项目式学习、实践操作、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减少单一纸笔测试的比重,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考试内容与难度
考试内容必须符合课程标准,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考查,杜绝超纲、偏题、难题等现象。试题设计应体现层次性与选择性,兼顾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确保公平公正。
四、考试成绩管理
学校严格规范考试成绩的使用与管理,不得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依据,不得公开排名或张贴成绩单。教师应通过个性化反馈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生自信心与学习动力。
五、考试评价与反馈机制
学校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将日常表现、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实践活动等纳入综合评价范畴。鼓励教师运用成长档案袋、学习日志、同伴互评等方式,全面记录学生成长轨迹,形成科学、动态的评价机制。
六、家校协同与社会监督
学校积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定期召开家长会,宣传“双减”政策的意义与实施措施,引导家长树立科学的教育观,避免盲目追求分数和升学压力。同时,接受社会监督,设立意见箱、投诉渠道,确保制度落实到位。
七、附则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和修订。各年级、各学科应结合实际,制定实施细则,确保政策落地见效,真正实现“减负增效”的教育目标。
结语:
“双减”政策不仅是对教育负担的调整,更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通过科学合理的考试管理制度,学校将不断探索更加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育路径,助力每一位学生健康、快乐、全面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