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祠对联攻心联】武侯祠里得对联】在成都的武侯祠中,一座古朴庄严的建筑静静伫立,承载着三国历史的厚重与智慧。走进这座祠堂,最引人注目的不仅是那些供奉诸葛亮、刘备等历史人物的塑像,更是一副副镌刻在门柱上的对联,它们言简意赅,字字珠玑,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人生哲理。
其中,最为人熟知的便是那副“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这副对联出自清代学者赵藩之手,虽寥寥数语,却道尽了治国、用兵、处世之道,令人回味无穷。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这句话强调的是以心服人、以理服人的智慧。在古代战争中,真正的胜利不仅在于武力的压制,更在于人心的归附。诸葛亮之所以能够赢得百姓的信任与敬仰,正是因为他善于以德服人、以智取胜,而非一味依靠武力。这种思想,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从古知兵非好战”,则提醒人们,军事并非为了好战而存在,而是为了维护和平、保护国家与人民。诸葛亮一生征战,但始终秉持仁义之心,他所追求的并非一己之功名,而是天下苍生的安定。
下联“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则是对治国理政的深刻反思。无论施以宽政还是严法,若不能审时度势、因地制宜,往往会导致事与愿违。诸葛亮在治理蜀汉时,注重因势利导、灵活应变,使得国家在困境中得以维持稳定与发展。
“后来治蜀要深思”,是对后世治国者的警示。诸葛亮虽已远去,但他留下的治国理念和处世智慧,依然值得后人借鉴与深思。
在武侯祠中,这些对联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们穿越千年时光,依然散发着智慧的光芒,激励着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去思考、去感悟。
无论是游客、学者,还是普通市民,走进武侯祠,看到这些对联,都会感受到一种心灵的震撼与启迪。它们不仅仅记录了一段历史,更传递了一种价值观念:做人要有智慧,做事要有远见,治国要有胸怀。
所以,当你站在武侯祠前,不妨驻足片刻,细细品味那副“攻心联”,或许你能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