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弟子规全文】《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著名学者李毓秀所著,后经贾存仁修订,成为流传广泛的启蒙读物。它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强调孝悌、谨信、爱众、亲仁等传统美德,是古代儿童学习礼仪与道德的重要教材。
《弟子规》全文共360句,1080字,内容简明易懂,朗朗上口,适合初学者诵读和实践。全篇分为“入则孝”、“出则弟”、“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与为人处世的道理。
一、入则孝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
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二、出则弟
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愤自泯。
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
三、谨
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
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
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
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
四、信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刻薄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五、泛爱众
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
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
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
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六、亲仁
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
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
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七、余力学文
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
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追。
《弟子规》不仅是古代儿童的道德启蒙书,也是现代人修身养性、改善人际关系的重要参考。它用最朴实的语言,传达最深刻的道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认真践行。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重拾《弟子规》的精神,有助于我们回归本心,做一个有德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