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师招聘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18.】在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学与心理学是两门非常重要的科目。这两门课程不仅考察考生对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的掌握程度,还涉及对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的理解,是衡量一名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标准。
2018年,全国多地相继开展了教师招聘考试,其中教育学与心理学的试题内容涵盖了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学生心理发展、学习动机、教育评价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典型的试题及其参考答案,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和理解相关知识点。
一、教育学部分
1. 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
答: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即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三者相互作用,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结构。
2. 简述“因材施教”原则的含义及实施意义。
答:“因材施教”是指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其意义在于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3. 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有哪些?
答:教学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① 激发学习动机;
② 感知教材;
③ 理解教材;
④ 巩固知识;
⑤ 运用知识;
⑥ 检查与评价。
二、心理学部分
1. 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哪些特点?
答:学生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顺序性、不平衡性和个别差异性等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发展水平。
2. 什么是学习动机?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有哪些?
答: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包括:个人兴趣、目标设定、教师引导、家庭环境、社会文化等。
3. 简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答:皮亚杰将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① 感知运动阶段(0-2岁):通过感官和动作探索世界;
② 前运算阶段(2-7岁):开始使用语言,但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
③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能进行逻辑思维,但仅限于具体事物;
④ 形式运算阶段(12岁以上):能进行抽象思维和假设推理。
三、综合题
1. 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答: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同时,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2.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答:可以通过设置有趣的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运用多媒体手段、及时给予积极反馈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增强学习的实用性,也能有效提升学习积极性。
总结
2018年的教师招聘考试中,教育学与心理学试题既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也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考生在备考时,不仅要掌握基本概念和理论,还要学会灵活运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为正在备考的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祝大家考试顺利,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