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园安全年度工作计划】为切实加强中小学校园安全管理,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和谐、稳定、健康的学习环境,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部署要求,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年度校园安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牢固树立“安全无小事”的理念,强化责任意识,完善制度建设,落实管理措施,全面提升校园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工作目标
1. 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有效控制一般性安全事故;
2. 提高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 建立健全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形成科学、规范、高效的管理体系;
4. 推动校园安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安全氛围。
三、主要任务与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责任
成立校园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各部门负责人共同参与,明确职责分工,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确保责任到人、管理到位。
(二)完善安全制度,规范管理流程
修订和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规章制度,细化各类安全工作的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置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三)强化日常巡查,排查安全隐患
建立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安全检查机制,重点对教学楼、宿舍、食堂、实验室、体育设施等重点区域进行隐患排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防止事故苗头扩大。
(四)开展安全教育,提升防范意识
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全校性的安全知识讲座,利用班会、宣传栏、广播等形式普及防溺水、防火、防诈骗、防欺凌、交通安全等知识,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心理问题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设立心理咨询室,配备专业心理教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和个别辅导,及时发现并干预学生的心理问题,避免因心理因素引发安全事故。
(六)加强门卫管理,严格出入登记
进一步规范门卫管理制度,实行外来人员登记制度,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校园。加强校园巡逻,确保校园内外环境安全有序。
(七)加强家校合作,形成共育合力
通过家长会、家访、微信群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形成家校联动的安全管理机制,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安全。
四、保障措施
1. 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安全设施设备的更新与维护;
2. 定期组织安全培训,提升教职工的安全管理能力和应急处置水平;
3. 建立奖惩机制,对在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给予表彰,对失职行为严肃追责。
五、总结与评估
每学期末对校园安全工作进行总结评估,查找不足,改进措施,持续优化安全管理体系,不断提升校园安全工作水平。
通过本年度安全工作计划的实施,将进一步夯实校园安全基础,增强师生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