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龟蒙《白莲》原文译文鉴赏】唐代诗人陆龟蒙的《白莲》,虽不似李商隐、杜牧等人的作品广为传颂,却以其清雅脱俗的意境和细腻含蓄的笔触,在古典诗词中独树一帜。这首诗以“白莲”为题,借物抒怀,寄托了作者对高洁人格与隐逸情怀的追求。
一、原文
> 白莲
> 陆龟蒙
素衣宫女不胜妆,
雪色肌肤冷透香。
谁把瑶台新雪洗,
一枝斜映月华光。
二、译文
白色的莲花如同宫中女子的素衣,洁白无瑕,不需浓妆艳抹;它那如雪般纯净的肌肤,散发着淡淡的冷香。是谁将瑶台上的新雪洗净,使得这一枝白莲在月光下斜斜地映照出清辉?
三、鉴赏分析
1. 意象清幽,象征高洁
诗中“白莲”是全篇的核心意象。白莲自古以来便被赋予高洁、清静的象征意义。陆龟蒙以“素衣宫女”形容其洁白无瑕,既写出了白莲的自然之美,也暗喻了诗人自身淡泊名利、不染尘俗的情操。这种以物拟人、借物抒情的手法,使整首诗显得含蓄而富有韵味。
2. 语言简练,意境深远
全诗四句,语言简洁明快,但意境深远。尤其是“雪色肌肤冷透香”一句,不仅描绘了白莲的色泽与香气,更通过“冷”字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孤高自持的精神境界。这种冷而不寒、静而不寂的美感,正是陆龟蒙诗歌风格的典型体现。
3. 虚实结合,想象丰富
“谁把瑶台新雪洗”一句,将白莲的洁白与神话中的“瑶台”联系起来,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这种虚实相生的写法,不仅增强了诗的神秘感,也让读者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月下白莲的清丽画面,令人回味无穷。
4. 情感内敛,寄托深远
虽然全诗没有直接表达诗人的情感,但从对白莲的赞美中,可以感受到陆龟蒙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他身处晚唐乱世,仕途坎坷,内心渴望归隐山林,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宁静。这首诗便是他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诗意表达。
四、结语
陆龟蒙的《白莲》,看似是一首写景小诗,实则蕴含着深厚的思想感情。它以白莲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对现实社会的疏离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在今天看来,这首诗依然具有强烈的审美价值与思想启发意义。
无论是从艺术表现还是思想内涵来看,《白莲》都堪称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值得我们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