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两首《如梦令》词赏析】在中国古典诗词的璀璨星河中,李清照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星辰。她以细腻的情感、婉约的笔触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为宋词注入了新的生命。其中,《如梦令》是她最为人熟知的作品之一,尤其两首《如梦令》更是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真挚动人的情感,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
第一首《如梦令》: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这首词写于李清照早期的生活阶段,描绘的是一个春日傍晚的场景。词中通过“昨夜雨疏风骤”点出天气的变化,暗示春天的流逝;“浓睡不消残酒”则表现出主人公因醉酒而沉睡,醒来仍感余韵未散。接着,她向正在卷帘的人询问花的情况,得到的回答却是“海棠依旧”,显然并未察觉花已凋零。于是她发出感叹:“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句不仅是对自然变化的敏锐观察,更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与伤感。
整首词语言简练,情感含蓄,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出内心的复杂情绪,体现了李清照对生活细节的高度敏感和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
第二首《如梦令》:
>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这首词同样出自李清照之手,但风格上更显活泼灵动。它描绘的是少女时代的回忆:在溪边亭子中游玩,饮酒至醉,忘记了归家的路。当她兴致勃勃地划船返回时,却不小心闯入了荷花深处。为了摆脱困境,她奋力划桨,结果惊飞了一群水鸟。整首词充满了青春的气息和生活的趣味,展现了李清照早年无忧无虑、自由洒脱的生活状态。
这两首《如梦令》虽然同属一首词牌,但在情感表达和意境营造上各有特色。前者更显深沉与感伤,后者则充满欢愉与活力。它们共同构成了李清照词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篇章,也反映出她在不同人生阶段的心境变化。
综上所述,李清照的这两首《如梦令》不仅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也在情感上触动人心,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无论是从语言的精炼、意象的生动,还是情感的真挚来看,都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