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麦哨】在乡村的田野间,有一种声音,常常被风带走,却从未真正消失。它不是鸟鸣,也不是溪流,而是一种简单、质朴的声响——麦哨。
麦哨,是用麦秆制成的小乐器,形状像一根细长的管子,吹起来时会发出清脆的“呜呜”声。小时候,我们常在夏末秋初的田野里,随手折下几根干麦秆,对着一端轻轻一吹,便能吹出一段段不成调的旋律。那时的我们并不在意音准,只觉得那声音像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和风、阳光、稻浪一起,构成了童年最真实的记忆。
麦哨的声音,是季节的象征。当金黄的麦浪翻滚时,麦哨便成了田野里的“歌手”。它不张扬,却总能在不经意间唤起人们对丰收的期待。老人们说,麦哨响,庄稼熟;麦哨停,秋风近。这句话虽简单,却道出了农人对自然的敬畏与依赖。
在那个没有电子音乐、没有手机的时代,麦哨是孩子们最亲密的伙伴。它不需要复杂的技巧,只需一口气,就能带来欢乐。有时,几个孩子围坐在一起,轮流吹麦哨,谁吹得响、吹得久,谁就是“小指挥家”。那种纯粹的快乐,如今已很难再寻。
随着时代的变迁,麦哨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城市的孩子可能从未见过麦秆,更不用说吹响它了。但那些曾经在田野中飘荡的麦哨声,却始终留在一代人的记忆深处,成为乡愁的一部分。
麦哨,不只是一个简单的乐器,它承载着乡村的宁静、童年的纯真与岁月的沉淀。它提醒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偶尔也要停下脚步,听听风中的声音,感受那份来自土地的温柔。
22.麦哨,不只是一个标题,更是一段回忆,一种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