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张糖纸》阅读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 《一千张糖纸》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
A. 张爱玲
B. 毕飞宇
C. 鲁迅
D. 老舍
2. 文章中“我”收集糖纸的原因是( )
A. 喜欢糖的甜味
B. 为了卖钱
C. 为了给妹妹买糖
D. 为了纪念某个人
3. “我”和妹妹之间的关系是( )
A. 兄弟
B. 父女
C. 姐妹
D. 母子
4. 文章中提到“我”一共收集了( )张糖纸
A. 500
B. 800
C. 1000
D. 1200
5. 文章的主旨是( )
A. 讲述一个关于糖果的故事
B. 表达对亲情的珍惜与怀念
C. 描述一个孩子的天真幻想
D. 反映社会现实问题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 请简要概括《一千张糖纸》的主要内容。
答:文章讲述了一个孩子为了实现一个承诺,坚持收集一千张糖纸的故事。通过这个过程,展现了他对妹妹的关爱以及成长中的情感变化。
2. 文章中“我”为什么一直坚持收集糖纸?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
答:“我”坚持收集糖纸是因为他答应了妹妹要集齐一千张糖纸,以此来换她喜欢的糖。这反映出他是一个有责任感、执着且重情义的孩子。
3. 结合文章内容,分析“糖纸”在文中象征着什么?
答:糖纸不仅是物质上的物品,更象征着承诺、希望和亲情。它承载了“我”对妹妹的爱与责任,也体现了成长过程中对梦想的坚持。
4. 文章结尾部分,“我”终于集齐了一千张糖纸,但最终并没有把糖纸换成糖。你认为这是为什么?
答:这可能是因为“我”意识到,真正的价值并不在于糖纸本身,而是在于这段经历和与妹妹之间的情感。他明白,有些东西比糖更重要,比如亲情和成长。
三、作文题(20分)
请以“一千张糖纸”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结合自身经历或想象,谈谈你对“坚持”、“承诺”或“亲情”的理解。
参考范文:
《一千张糖纸》
小时候,我常常听奶奶讲起她年轻时的故事。她说,那时候生活条件不好,但她却从不抱怨,因为她有一颗坚定的心。她说,人生就像收集糖纸,看似微不足道,但只要坚持,终会有所收获。
有一次,我和表弟约定,谁先集满一千张糖纸,就送对方一颗糖。一开始,我觉得这很容易,每天放学后都会去小卖部买糖,然后把糖纸一张张保存起来。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这件事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简单。糖纸越来越少,而我的耐心也在一点点被磨掉。
有一天,我实在不想再继续了,便告诉表弟我不做了。但他却说:“你不是说过要完成吗?既然答应了,就要做到。”这句话让我愣住了。我开始反思自己,是不是太容易放弃了?于是,我又重新振作起来,继续收集糖纸。
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终于集满了那一千张糖纸。当我把它们交给表弟时,他却没有给我糖,而是笑着说:“你已经得到了更重要的东西。”那一刻,我明白了,原来坚持和承诺比一颗糖更有意义。
糖纸虽然不起眼,但它承载着我们的梦想和信念。在生活中,我们也应该像收集糖纸一样,坚持自己的目标,不轻言放弃。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甜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C
3. C
4. C
5. B
二、简答题
略(根据上述解答内容填写)
三、作文题
略(根据学生自拟内容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