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鹧鸪天》翻译及赏析】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与苏轼并称“苏黄”,在诗词创作上亦有极高的造诣。他的词作多以含蓄婉约见长,情感深沉,语言清丽。《鹧鸪天》便是其代表作之一,词中寄托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过往时光的追忆。
原文:
《鹧鸪天·黄庭坚》
黄菊枝头生晓寒,
人生莫放酒杯干。
风前横笛斜吹雨,
醉里簪花倒著冠。
春意近,蝶声残,
一壶浊酒喜相欢。
舞低杨柳楼心月,
歌尽桃花扇底风。
翻译:
菊花在清晨的寒意中绽放,
人生不要轻易放下手中的酒杯。
风中吹着横笛,细雨斜飞,
醉意朦胧时,插花戴帽,潇洒不羁。
春天将尽,蝴蝶的声音渐渐消散,
一壶浊酒,让人欢喜开怀。
舞步轻柔,月亮映照在高楼之上,
歌声悠扬,桃花扇下风影翩跹。
赏析:
这首《鹧鸪天》写于黄庭坚晚年,虽未明确记载具体背景,但从词中流露出的情感来看,应是对人生短暂、岁月易逝的感叹,以及对生活情趣的珍惜。
全词以自然景物起笔,“黄菊枝头生晓寒”一句,既描绘出秋末初冬的萧瑟景象,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冷清。然而,紧接着的“人生莫放酒杯干”则表现出一种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即使身处逆境,也要保持乐观,借酒抒怀,尽情享受当下。
“风前横笛斜吹雨,醉里簪花倒著冠”两句,通过生动的画面描写,展现了诗人放浪形骸、不拘礼法的形象。他可以在风雨中吹笛,也可以在醉意中簪花,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
后段转入春意将尽的情景,“春意近,蝶声残”写出了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无奈。“一壶浊酒喜相欢”则表达出诗人面对人生无常时的坦然与释然。最后两句“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幅歌舞升平、风月无边的画面,既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是对人生短暂的感慨。
整首词语言清丽,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感伤,也有对生活的热爱,体现了黄庭坚在艺术上的高超造诣与深厚的人文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