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长大了》

2025-07-14 03:19:06

问题描述: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长大了》,这个怎么处理啊?求快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14 03:19:06

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我长大了》】一、活动目标:

1. 情感目标:通过活动让幼儿感受到自己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

2. 认知目标:引导幼儿认识自己身体的变化和能力的提升,了解“长大”的含义。

3. 行为目标: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尝试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培养责任感和自理能力。

二、活动准备:

- 幼儿照片(出生时、现在)

- 旧衣服、鞋子、帽子等物品

- 活动记录表(用于幼儿填写或绘画)

- 音乐《我长大了》(可选)

- 教师自制的“成长树”挂图

三、活动过程:

1. 导入环节:回忆与分享(5分钟)

教师出示幼儿出生时的照片,提问:“你们还记得自己小时候的样子吗?那时候的你是什么样的?”

鼓励幼儿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小时候的故事,如第一次走路、第一次说话等。

2. 观察与比较(10分钟)

展示幼儿现在的照片和小时候的照片,引导幼儿进行对比观察,说说“我现在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

教师可以适时引导:“你现在比以前高了,会自己穿衣服了,还会帮助别人了,这说明你长大了。”

3. 小组讨论:什么是“长大”?(8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围绕“长大”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 “你觉得长大意味着什么?”

- “你觉得自己哪里变厉害了?”

教师巡回指导,倾听幼儿的想法,并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4. 实践体验:试穿旧衣物(7分钟)

提供幼儿小时候穿过的衣服、鞋子等,让幼儿尝试穿上,感受身体的变化。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原来我长大了,这些衣服都小了。”

通过实物体验,让幼儿更直观地理解“长大”的概念。

5. 成长树互动(5分钟)

教师出示“成长树”挂图,邀请幼儿在树叶上画出或贴上自己的成长照片或手印,表达自己的成长经历。

同时,鼓励幼儿互相欣赏彼此的作品,增强同伴间的交流与认可。

6.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教师总结:“我们每个人都在慢慢长大,变得越来越能干,越来越有自信。希望小朋友们继续努力,做一个快乐、勇敢、有爱心的小朋友!”

布置小任务:请幼儿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看看自己的成长照片,并说说“我长大了”。

四、活动延伸:

- 在班级中设置“成长角”,定期展示幼儿的成长照片或作品。

- 鼓励家长配合,在家中记录孩子的成长点滴,形成家园共育的良好氛围。

- 结合后续课程,开展“我的梦想”、“我能做到”等主题活动,进一步深化“长大”的意义。

五、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基础,通过观察、比较、实践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感知自身的成长变化。活动中注重幼儿的参与感和表达机会,激发了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积极情感。今后可结合更多生活化的内容,进一步拓展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