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妾薄命》的原文及赏析】“妾薄命”是一个古风意味浓厚的标题,常用于古代文人笔下,表达女子命运多舛、身世凄凉的情感。这首诗虽非出自某一特定作者之手,但其风格与情感基调与汉魏六朝乐府诗颇为相似,常被后人引用或仿作。以下便是对《妾薄命》一诗的原文及其赏析。
《妾薄命》
妾本良家女,年方十五余。
父母怜爱深,教习女红书。
不识人间险,只知梦中途。
忽逢少年客,言笑如春初。
愿结连理枝,共度好年华。
不料君心变,情意转如沙。
昨日还相许,今朝便弃她。
妾心如铁石,难改旧时花。
独坐空闺中,泪湿罗衣纱。
愿君念旧恩,莫负妾年华。
若得重相见,誓不复天涯。
赏析:
《妾薄命》以一位女子的口吻,讲述自己从天真烂漫到被抛弃的心路历程。全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命运的脆弱与无奈。
首句“妾本良家女,年方十五余”,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年龄,透露出一种纯真无邪的气质。接着描写父母的关爱与教育,为后文的悲剧埋下伏笔。少女在父母的庇护下成长,未曾经历风雨,却在突如其来的爱情中迷失自我。
“忽逢少年客,言笑如春初”一句,描绘了一个看似温柔可亲的男子形象,令少女心生向往。然而,“不料君心变,情意转如沙”则揭示了爱情的虚幻与无情。昔日的誓言在现实面前变得不堪一击,女子的真心换来的却是冷漠与抛弃。
诗中“妾心如铁石,难改旧时花”表现出女子内心的坚定与执着,即便遭受背叛,仍不愿放弃曾经的承诺。而“独坐空闺中,泪湿罗衣纱”则是对内心痛苦的具象化描写,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与无助。
结尾“愿君念旧恩,莫负妾年华。若得重相见,誓不复天涯”表达了女子最后的希望与决绝。她不再奢望爱情,只愿对方能回心转意,哪怕再见面,也愿意重新开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真实的情感流露,展现出古代女性在婚姻与爱情中的挣扎与无奈,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与现实意义。
结语:
《妾薄命》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对封建社会中女性命运的一种深刻反思。它提醒我们,在历史的长河中,那些被忽视的声音,往往承载着最真实的人性与情感。如今读来,依然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