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至》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篇,全诗以朴素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迎接客人时的场景和心境,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田园生活的恬淡与满足。
原文如下:
舍南舍北皆春水,
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
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
隔篱呼取尽余杯。
译文解析:
首联“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描述了诗人住所周围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房屋的南北方环绕着清澈的春水,每天都能见到成群的白鸥翩然飞过。这里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颔联“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进一步刻画了迎接客人的场景。平日里,通往花园的小径因无人来访而未曾清扫,简陋的柴门也从未为他人敞开。然而今天,为了迎接贵客的到来,这扇门终于被郑重地打开。这一联不仅展现了主人的热情好客,还透露出一种久违的喜悦之情。
颈联“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说明了由于地处偏远且家境清贫,所能提供的菜肴简单,仅有一壶陈年的家酿。尽管如此,诗人仍以诚心待客,表现出一种质朴的真诚。
尾联“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则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邀请邻家老翁一同饮酒作乐,甚至隔着篱笆呼唤他过来一起分享剩余的美酒。这种举动体现了诗人豁达开朗的性格,同时也反映出邻里之间和睦融洽的关系。
总体而言,《客至》通过对日常生活细节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简单幸福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质朴却意味深长,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