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简讯 > 精选范文 >

《登泰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四)

2025-06-14 17:46:36

问题描述:

《登泰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四),这个怎么弄啊?求快教教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6-14 17:46:36

泰山,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心中的圣地。其巍峨雄伟的身姿,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更孕育了无数动人心弦的故事与诗篇。清代学者姚鼐所著的《登泰山记》,便是一篇描绘泰山壮丽景色的经典之作。今天,让我们一起通过这篇阅读练习,感受姚鼐笔下泰山的独特魅力。

阅读材料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

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圜。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里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问题与答案

1. 姚鼐登泰山的具体时间是什么?

答:姚鼐登泰山的具体时间是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2. 泰山的地理特征有哪些?

答:泰山的地理特征包括阳谷流入汶水,阴谷流入济水,南北分界处有古长城,最高点是日观峰等。

3. 登山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答:登山过程中遇到的主要困难是道路崎岖,积雪冰滑,以及途中迷雾严重,几乎无法辨认方向。

4. 描写日出景象时,作者用了哪些生动的比喻?

答:描写日出景象时,作者用“大风扬积雪击面”来形容寒冷的天气,“云中白若摴蒱数十立者”来比喻远处的山峰,“正赤如丹”来形容初升太阳的颜色。

5. 文章最后一段主要描述了什么?

答:文章最后一段主要描述了泰山山顶的自然环境,如多石少土、石色苍黑、多松树等,并提到山顶附近没有树木和野生动物的踪迹。

通过这篇阅读练习,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姚鼐对泰山美景的细腻描写,还能体会到他克服重重困难攀登高峰的精神。希望每位同学都能从中汲取力量,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