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夫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释:
1. 式:同“轼”,车前的横木,这里用作动词,表示扶轼。
2. 壹似:很像。
3. 舅:指公公。
4. 小子:对学生的称呼,这里是孔子对弟子的称呼。
翻译:
孔子路过泰山旁边的时候,看到一个妇女在坟墓前哭泣,哭得很伤心。孔子扶着车前的横木听着她的哭声,让子路去问她:“你这样哭,好像有很多忧愁的样子。”那妇女回答说:“是啊!以前我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后来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咬死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咬死了。”孔子问:“为什么不离开这个地方呢?”妇女回答说:“因为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对弟子们说:“你们要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啊!”
以上是对《苛政猛于虎》的原文、注释和翻译,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深刻体会到暴政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远超过自然界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