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基本的食物安全知识。
2.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3. 提高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
1. 各种常见食物图片(如苹果、香蕉、糖果、饼干等)。
2. 一些关于食物安全的小故事或动画视频。
3. 食物安全标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入部分
老师可以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幼儿的兴趣:“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是从哪里来的吗?”然后引导孩子们说出各种来源,比如超市、菜市场等。接着问:“那我们在吃东西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二、主体部分
1. 认识食物
- 展示准备好的食物图片,请小朋友辨认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 老师讲解这些食物的基本特点以及如何正确食用。
2. 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 播放事先准备好的小故事或动画视频,讲述一些关于食品安全的小案例。
- 引导孩子讨论视频中的情节,比如为什么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为什么要洗手后再吃东西等。
3. 互动游戏
- 组织一个简单的游戏,让孩子们根据老师的指示选择正确的做法。例如:
- 看到有虫子的食物应该怎么做?
- 吃饭前需要做什么?
- 使用食物安全标志卡片进行匹配游戏,帮助孩子记忆相关知识。
4. 角色扮演
-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游戏,模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情况,比如去超市买零食时需要注意什么,家里来客人时如何招待等。
三、总结与延伸
- 回顾今天学到的内容,强调食物安全的重要性。
- 鼓励孩子们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的知识,并尝试实践一些简单的好习惯,比如饭前便后勤洗手。
家庭作业:
请家长协助记录孩子一周内遵守食物安全规则的情况,并给予适当表扬。
通过这样的活动设计,不仅能让幼儿掌握必要的食品安全知识,还能在游戏中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增强其自我保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