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学校食堂食品安全与卫生,规范食品原材料的采购和验收流程,保障师生健康权益,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采购管理
1. 供应商选择
食堂采购必须从正规渠道选择合格供应商,并对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核。包括但不限于营业执照、食品经营许可证等文件的核查,确保供应商具备合法经营资格。
2. 采购计划制定
根据食堂日常需求及库存情况,合理制定采购计划,避免因过度囤积导致食材变质或浪费现象的发生。
3. 合同签订
在与供应商合作前需签订正式采购合同,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同时约定质量标准、交货时间等内容。
4. 价格监督
定期对比市场价格信息,防止出现不合理加价行为;必要时可引入竞争机制以降低采购成本。
二、验收管理
1. 验收入员配置
每次进货均应安排至少两名以上工作人员共同参与验收工作,互相监督保证过程公平公正。
2. 数量核对
对照订单清单仔细清点货物数量是否准确无误,如有差异应及时联系供货方解决。
3. 质量检查
- 查看外观形态是否正常(如新鲜蔬菜是否有腐烂迹象);
- 检测保质期限是否符合要求;
- 测试重要指标参数(如肉类水分含量);
- 若发现不合格产品坚决拒收并做好记录备案。
4. 入库登记
所有通过验收的商品都需及时录入系统建立台账,注明进货日期、种类、单价等详细信息以便后续追踪溯源。
三、其他注意事项
-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其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
- 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先进经验;
- 建立健全投诉举报机制,鼓励师生积极参与监督;
- 完善应急预案,在突发事件面前能够迅速反应妥善处理。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定,可以有效提升学校食堂管理水平,为全校师生提供更加安全放心的饮食服务。